咨询热线:0532—83726118
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专业培训,成就未来 Professional training, the future success
查看: 1592|回复: 0

信念系统

[复制链接]

659

主题

71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护林盟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17039
QQ
发表于 2014-12-8 14: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念系统                                 
大自然本无所谓颜色、声音、味道,它只有光的波长、振动频率和相关的化学反应、物理效应。纯粹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才“选择”了5019000赫兹这段声波作为“可听”的声音,选取400800纳米的光波作为“可视”的颜色,红外线和紫外线我们都看不见。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声波哪怕再“响”我们也听不到——称之谓“静”;超出这段波长的光哪怕再“亮”我们也看不到——称之谓“黑”。可见静并非一定无“声”,黑并非一定无“光”,何以如此?完全是为了照顾我们生存需要。
试想一下,人类若能听到50赫兹以下的“次声”,那么我们的胸腔内,心脏跳动声如“擂鼓”,两肺呼吸如“拉风箱”,腹腔肠胃蠕动如“狗舔汤盆”,屋外孤鸟离枝,室内睡猫鼻息,气流如风笛长吹……日日夜夜陷入如此嘈杂的境地,人类将何以安宁?
同样的,人类若能看到800纳米以上的红外线,则夜间人体通明,桌椅件件发光,取暖炉强光刺眼,又将何以安眠?
盐本无所谓“咸”,糖本无所调“甜”,空气与水本无所谓“无色、无嗅、无味”,这些都是为了有利于人类生活的需求而设计的。
感谢上帝所创造的一切!
这个特殊的生态环境中获得最适宜的生活而设计的。
思想是原因,环境是结果。
你听过“疑邻偷斧”的成语故事吧,当他觉得某人是偷走他斧子的人时,怎么看某人都像是那个偷斧子的人。当他找到了斧子又去看那个人时,发现怎么看他也不像是一个偷斧子的人了。
改变主观经验在大脑里的结构模式即世界模型,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就会改变,我们对事情的感受也就会改变。
因此,我们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也无法知道它是怎样的),只要改变我们自己(脑里的世界模型),我们的人生便有所改变。
举例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智慧的老人,每天坐在加油站外面的椅子上,向开车经过镇上的人打招呼。这天,他的孙女儿在他身旁,陪他慢慢地共度光阴。他俩坐在那里看着人们经过,一位身材很高看来像个游客的男人(他们认识镇上每个人)到处打听,想要找地方住下来。陌生人走过来说:“这是个怎样的城镇?”老人慢慢转过来回答:“你来自怎样的城镇?”游客说:“在我原来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欢批评别人。邻居之间常说别人的闲话,总之那地方很不好住。我真高兴能够离开,那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摇椅上的老人对陌生人说:“那我得告诉你,其实这里也差不多。”过了个把小时,一辆载着一家人的大车在这里停下来加油。车子慢慢转进加油站,停在老先生和他孙女儿坐的地方。母亲带着两个小孩子下来问哪里有洗手间,老人指着一扇门,上面有根钉子悬着扭歪了的牌子。父亲也下了车,问老人说:“住在这座市镇不错吧?”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回答:“你原来住的地方怎样?”父亲看着他说:“我原来住的城镇每个人都很亲切,人人都愿帮助邻居。无论去哪里,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说谢谢。我真舍不得离开那儿。”老人转过来看着父亲,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其实这里也差不多。”然后那家人回到车上,说了谢谢,挥手再见,驱车离开。等到那家人走远,孙女儿抬头问祖父:“爷爷,为什么你告诉第一个人说这里很可怕,却告诉第二个人这里很好呢?”祖父慈祥地看着孙女儿美丽湛蓝的双眼说:“不管你搬到哪里,你都会带着自己的信念;那地方可怕或是可爱,全在乎你自己! ”
有时候,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到底是先有经验后产生信念,还是先有信念然后获得经验?很多事实都证明:我们的信念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方式,而我们的认知方式又会决定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经验到什么,这个经验结果又会加强和影响我们的信念。
file:///C:\Users\TO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A696.tmp.png人之所以不同,除了遗传基因的巨大差异外,还与他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信念系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面对世界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依据的正是他的信念系统。因此,可以说维持这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的内在法则就是他的信念系统,而这个信念系统的运作模式便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和快乐了。信念系统(beliefs system )其实可以分为信念(believes,价值(values)规条(rules.
一、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是我们认为维持世界运作下去的法则(这是来自说话者脑里认知的世界,也即是主观的法则),是解释和支持行动或没有行动的理由,是解释和支持变化或没有变化的理由,是对于这个世界各种关系的主观逻辑定律。对很多人来说,信念也就等于真理――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对信念的拥有者来说(更准确地说是对这个人内心的运作系统来说),信念是绝对的。这点也就是很多人的迷惘和困扰的来源。信念是本人认为世事应该是怎样的,但并不能说真理便一定是这样。能够把主观信念和客观真理分开并且认为它们是两回事,便是一个人已经达到一定智慧水平的认证。
每个人拥有的信念,数以百万计,无法完全说清楚,因为绝大部分信念都存于潜意识,不能全部呈现,也不会轻易在意识层呈现出来。它们在潜意识里默默地照顾这个人,支持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持,我们就会不知如何是好。
信念是自我实现的人生预言
信念既可以是增强性的也可以是限制性的。并不容易区分信念的真假。人们不是持有增强性的信念就是持有限制性的信念。
你的信念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你的行动证明了你信念的效度和价值。所以,如果你的信念是自我限制的.你就会限制自己的成绩.从而证明白己的信念是真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持续每天实现它们时,这些信念变得越来越巩固。
但是,如果你持有强大的信念比如优秀的信念.你的动作和行为就会释放你的潜能,使你表达真实的自我。
二、举例:如何证明信念的存在
信念真的有数以百万计那么多吗?真的存在于潜意识里吗?怎样能证明呢?
你现在正在坐着的椅子有多少条腿?有没有想过其中一条腿会突然断掉,使你失去重心而摔倒?你有否想过你身处的房子的天花板会突然塌下来?你身边的人会突然打你一拳?这个房间的空气里有“非典”病毒?你身靠的墙上或座椅的材料会使你的皮肤过敏?你身后有一个小偷或杀人犯?
你可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可是你无法不同意所有这些都是可能的事情。那为什么你会没有想过?为什么你没有担心呢?那是因为你内心那些跟这些事情有关的信念是:这是不会发生的。现在想一想,如果不管什么理由,你的信念就是认定上述的事情是可能的,你会有怎样的不同?你会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如果你不离开呢?你会有怎样的内心状态?也许你会不能集中注意力继续看下去,而且不断地用忧虑、怀疑的目光四处搜索:危险会在哪里出现!由此可见,你内心的信念怎样无声无息地在支持你――或者说操控你――用什么方式去处理当下的情况。我随便的说了六种可能性,类似这样的可能性,以及包括引申出来的其他可能性是无法估量的。
我再多举一个例子:想象你是我的一个多年好朋友,现在来探望我,看到我非常不开心,问我什么事,我说:“我真的是非常不开心,因为我的儿子很不孝顺我。”身为我的多年好友,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现在改变一下,假如我的回答是“我真的是非常不开心,因为我的妈妈很不孝顺我。”你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决定你在这两个情况里反应的,是你的信念: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当情况符合了你的信念,你自然地听进去,并且自然地给予适当的回应,例如安慰我、开解我。而当情况违反了你的信念,你便会感到奇怪、惊讶、反感,甚至不能相信而问我:“你说什么?”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现在会明白一个人的信念怎样影响他的思想、语言、行为、生活乃至人生。如想有更好的人生,我们必须多了解信念系统。
信念绝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信念会在意识层出现:
当信念受到冒犯或挑战;
当这个人自觉地反省。
信念的种类
1定义式(相等式)
确定事物之意义,一项事物与另一项事物的意义相同。
常见的用词包括:XXYY、即是、等于、就是、便是等。(例:沉默就是投降)
2、因果式
一项事物导致另一项事物的产生。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例:因为你没有来,所以我失败了),也可以是隐藏的(例:我很累,不能帮你)。
常见的用字包括:引起、使得、迫使、造成、以致、导致、如果、因此、因为……所以、终会、终于、结果、将会、只会等。(例:不良沟通造成婚姻失败;如果你不开口便不会这样了)
3、规条式
事物中的选择性受到限制。常常出现在关于一个人或事的能力水平或限制,常见的用字包括: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必须/必须不、不得/不得不、认为……必要/认为……不必要等。(例:他需要培训才能胜任;他不可以这样就离开)
*事情发生的机会率,常见的用字包括:会/不会、也许会/也许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等。还有一定、绝不会等。(例:这不会出现;那样做一定失败)
*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常见的用字包括:会/不会、要/不要。(例:我会成功)
4、判断式
事实上,所有的信念都是判断。这里包括的可以算是最简单明确的判断模式,就是把对事物的主观猜测当作必然。
判断式的信念往往没有特定的用词,而只是带着肯定的语气对事物的描述。(例:他不成、我输了、三次才对)
三、信念形成的四个途径
⑴本人的亲身经验,例如:曾被火烫而知道火能伤人。
⑵观察他人的经验,例如:见到同学顽皮而受罚,因而知道某些行为不可以在上课时做。
⑶接受信任的人的灌输,例如:父母说要提防陌生人,所以我们对不熟悉的人有抗拒之心。
⑷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例如:某人总是拒绝我的善意,苦思之下,终于认定是因为他妒忌我升迁比他快。
上面的四个途径之中,第三和第四个途径需要特别注意一下。父母、长辈、老师等人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灌输很多信念给他。灌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语言灌输;二是行为灌输,就是他们怎样做、怎样对一些事情做出回应的过程里,孩子看到听到而形成了信念。
父母、长辈、老师等人灌输给孩子的信念,其中绝大部分是好的,也帮助了孩子成长,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例外的。
有一个母亲,对女儿说一个男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上进心,女儿成长后谈恋爱时挑选的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男子。十年后他俩分手了,原因就是那个男子太有上进心了,总是忙于工作事业而没有给家庭足够的时间。这个时候她才明白,男人的上进心对她的婚姻幸福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四种途径也常常会导致不恰当的信念。
在一个新出现的情况里,以前的信念不管用,需要新的信念去支持行动,例如,在新的工作环境里,一个人总是对我的问候不大有反应,这没有先例可供我参考,在苦思之下,我得出一个结论:他妒忌我有能力。现在,凭着这个信念,我便知道如何对待他了。由此可见,行为需要信念的支持。但是,这仅是自己思考而建立的信念,可能很片面和主观。而思考的速度很快,说过一千次的谎言都可以变成真理,在脑里重复一千次“他妒忌我有能力”的结论,很快便是“一定是这样”的“真理”了。然后,带着这样的心态,只看到、听到配合这个信念的东西,很容易便把自己困在绝境中!
事实上,没有任何信念在所有的情况里都绝对有效。绝大部分的信念都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我们接收时没有好好地理解和消化,或者欠缺全面的定位(与其他信念契合),因此在某些情况出现时,发现有冲突存在。我们称这些信念为“局限性信念”或者“障碍性信念”(limiting believes.
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读好书和做完作业才应该玩耍”。这句话背后的信念是:读书与玩耍是对立的。这点表面上没有什么问题,玩耍带来开心,而读书需要认真,所以,开心与认真也是对立了。这点仍然没问题。再进一步,开心意味着快乐,而认真是将来取得成功所必须的品质之一。现在,“快乐”与“将来成功”对立了。就是这样,很多人培养出“认真与开心、成功与快乐都是对立的”信念,使一个人每当做事时都严肃紧张,不能放轻松。这样,脑并不是处于最佳效率的状态,想出来的办法、取得的效果都未必是最好的,而且容易引起健康、情绪、人际关系问题。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不良经验之后反省,明白了问题所在而改变自己的信念,他以后便能够有更好的人生;如果他将没有效果的信念而只是不断地埋怨别人、埋怨环境,他便会使自己陷入困扰之中。信念本应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工具,其作用与其他人生工具一样;帮助这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如果一个人把某件工具放在比自己的人生更高的位置,不惜牺牲本人人生的成功快乐去坚持一个信念,他便本末倒置了。有些人对一信念如对宗教里的神一般,为这些信念长期地辛苦而徒劳无功,甚至愿意为这些信念而死。他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却不能运用他们的力量去做出更多更好的事,也不会有成功快乐的人生,这很可惜。
信念必须有价值观的支持。信念的改变,也需要来自价值观的改变。
信念可以更换,但也不一定必须更换,因为信念还可以修正、扩充(兼容),甚至暂时挪开,改用另一个信念,直到在效果上有了突破,再捧出原来的信念去继续奉行。
四、妨碍成长的信念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目的地是广州,但同时相信你正在走的路不会到达广州,你的感觉会多糟?与此相比,如果你每天都在辛苦地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忙碌,但同时你相信你没有资格过得好一点,你的内心是一份怎样的感受?
很多人的童年成长过程中,充满被别人否定的经验,累积下来,内心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我不会成功,没有成功快乐地去生活的资格。”由此形成了很多妨碍成长的信念。
任何类似这个方向的想法,都是源于这些妨碍成长的信念。今天的社会里,你每天都能够听到这一类的说法,其中一些十分明显:“做了又有什么用?”“我的命怎么会这样好?”“我不相信我能做到。”比较隐晦的会是:“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没有办法!”“什么都试过了,没有用的。”“我已经尽了力。”“为什么他不改变而要我改变?”“是他们的错嘛!”
该怎样知道哪些信念妨碍成长呢?任何会使一个人减少生活得更好的机会,减少有更好明天的可能性的信念,都是妨碍成长的信念。确切地说,妨碍成长的信念有以下几个种类:
1、使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因而不能有所提升的信念。“例如:他哪里会有什么好主意!”“你没有资格教我!”“你是什么身份,竟敢对我提出意见!”“这样做不会有用。”
2、使自己留在原地,停滞不前的信念。例如:“现在已经够好了,不敢妄想得到更多。”“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应该知足。”“今天已经这么辛苦,哪还有时间去想明天的事。”“保持这个状态便已经够好了。”
3、减少自己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例如:“我不应该那样冒险。”“我不应该这样贪心。”“这样太过分了,我不允许自己这样想。”“以我的身份,怎能随便上前跟他谈话?”“我不敢去尝试,我怕失败。”“做人应该满足,不要妄想。”
4、把责任交给其他的人、事、物,因而自己无能为力。例如:“是他们不对嘛,为什么要我改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样的环境,我还能做些什么?”“事情这样发展,我只能叹息!”“他们不做,我也没有办法!”
5、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能够控制的因素,因而不能挑战或者改变、例:“这是天意,没有办法!”“我天生就是这样,怎么办?”“你不能改变世界的定律!”“那是超自然现象,科学没法解释。”“你不能解释的便不应该做!”(这里我们不需要把焦点放在科学能否解释,而应注意我们能够控制的无数选择。)
6、维持自己一个“没有资格”身份的信念。例:“我的人生只能希望平稳,从没有想过会有大富大贵的日子。”“我哪会有那么幸运?”“做到像他那样成功?你不是说笑吧?”“有做老总的一天?从来没有想过。”“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活得像李嘉诚?别做白日梦吧!”另外一种“没有资格”的态度就是坚持没有效果的做法,当有新的方法出现时,便找其他的借口去拒绝考虑或接受,例如“他说话的态度不好,我接受不了。”“他想出来的哪里会有好东西?”“用他的方法,那么我的尊严怎么办?”而忘记了追求效果(三赢基础上的)、追求人生的成功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有这些信念的人,常有冠冕堂皇、不易辩驳的虚泛语言做挡箭牌(例如:“应该知足”“做人不可以那样”“安分守己”等)。这些虚泛语言只会使人把注意力放在无能为力和没有效果的地方。事实却是:每个人,只要有生命,我们总有能力使自己增加一点成功快乐,同时使其他人事物维持很好。很多成就大事的大人物,都是由允许自己有梦想,并在思想上做出突破而开始。
一个人或许出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之中,因而会被很多家庭问题所困扰;也许他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不幸,孩童时期不断地受到伤害,造成众多心理障碍;他也可能在生活里有不少的悲惨遭遇,或许他去年因车祸而失去一条腿,还可能失业、妻子病逝等。假如有一个人如此不幸,上述的情况全都发生在他身上,他仍然可以决定下一分钟享有的快乐;他能够选择与左边的人吵架,也可以选择与右边的人说笑话。就算没有人在身边,他也可以选择想一些使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事。
所以,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我们就有能力、权利和资格在众多选择中决定自己可以有多少成功快乐。这个权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它夺去。
以此为前提,没有人可以推诿自己的责任:每个人本来就有绝对的能力和权利去使自己活得好一点!
五、什么是“价值”?
file:///C:\Users\TO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A6A7.tmp.png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和一个人能够在事情里得到的好处(在这件事情里什么最重要?这件事可以给我带来些什么?或者凭这件事情我可以得到些什么?)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所以,价值是做与不做任何事的原因。也因为如此,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价值上做工夫:他在乎一些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在要他做的事情里增加这此价值。这就是说,需要了解这个人针对这件事情的价值观。
任何一件事情给我们的价值都不会仅仅一个,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而在一件事给我们的众多价值里,一些价值比其他的价值更重要,因此这些价值被我们根据其重要性而做出排序。我们会放弃一些比较低的价值去保护一些较高的价值。在事与事之间的选择上,我们也会凭着它们能提供的价值高低进行取舍。
事实上,你若细心想想便不难看出,所有事情都带给一个人非常多的价值,有正面的(心中想要的),也有负面的(心中想避开的)。它们按着价值的正负和轻重,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排列:从最想要的正面价值,到轻微的正面价值,到轻微的负面价值,到最不想要的负面价值,呈一个“U” 形。我们做事情的推动力,便是按这样的次序被这些价值操纵着,从最左边的最高推动力(超前争取),到中央的没有推动力,到右边的反推动力(后退逃避),呈一个“U ”形。我们就是这样被自己潜意识里人价值观操控着对每一件事做出反应。我们必须记住: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人价值观。事实上,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相同的价值观。
如果在一件事里有两个高低不同的价值,我们容易取舍,但是如果这两个价值是同等轻重而我们只能争取其中一项时,我们就会感到困难。这时,我们便踌躇不前了。所以,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价值观(在乎些什么价值,每一项价值是什么意思,一件事里有哪些价值),处理事情和做出决定时便能爽快。NLP有一个技巧:“价值定位法”,能够把一件事里面的价值(本人在乎的价值)清晰化和按轻重排列下来。
我们在一件事上的价值观,就算有了清晰的轻重排列,仍会出现困扰的时候,因为在意识和潜意识里事情的价值排列是常常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人老是说工作是为了金钱,但是虽然他享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却总是觉得不开心。经过一些引导,他才明白内心(潜意识)里很需要得到上级的肯定,并且渴望有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他在意识里认为这份工作的最大价值是金钱,而他的潜意识则把上级的肯定和学习的机会放在更高的位置。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才对,但总下不了决心去做;知道什么不应该去做,但总会偷偷地做,就是因为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有不同的价值排列。
价值可以创造、增大和转移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永恒不变的。青年时代他可能追求乐趣和别人对他的接纳,中年时代他强调金钱收入和地位,而老年时代他更在乎安稳和被人尊重。事情给我们的价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更正确地说,价值观是随着环境、经验、思想和情绪而不断地改变。价值也可以人为地被创造、增大和转移。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例子。
创造价值:把重复和沉闷的工作分开为几个分量相等的部分,每完成一个部分时都计算一下速度,尝试不断地打破完成上个部分的速度;或者与同伴比赛,谁先完成任务便给对方电话;又或者告诉更多人你准备完成某件事情,因此你会更用心地把事情做好:因为你在乎众人对你的肯定。
增大价值:怎样在每天的工作中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在见到每个人的时候,试着找出他有些什么专长,或者找出一些他处事的信念基础。下次在哪里、怎样可以有所突破?正在做的事情对你未来的长远目标会有怎样的贡献?
转移价值:不再为上级的肯定,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而做好工作;把销售人寿保险的目的从赚钱改为帮助别人并使其家庭得到保障。不再想眼前的事对一年后的目标有些什么作用,集中注意力在怎样使当前的顾客满意。
推动和激励
推动或激励一个人,就是找出他所注重的价值,并且创造、增大和转移这些价值。这样,这个人便对那件事情有兴趣,会自动、积极和认真地去做。有一些价值,是每个人都在乎的。例如:在工作中除了薪酬福利外,能够得到别人尊重,工作过程里感到开心,从工作中有所学习,感受到公司或上级对自己的关怀等因素都可以对人产生推动作用。推动小孩子的秘诀也在这里:不论是看书、温习、做功课或参与家务工作,只要在想让他做的事里加上一些小孩子所注重的价值,家长的困扰便会消失。小孩子在乎的价值不外乎下面数项:新奇、意想不到、变化多、节奏快、神秘、刺激、挑战、竞赛、有机会得到肯定等。
所有的企业管理、亲子技巧、业务销售的推动或激励概念及技巧,都是以上面的道理作为理论平台,任何有效的推动和激励方法,都是创造、增大和转移了被推动的人所注重的一些价值。
六、什么是“规条”?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规条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取得事情中所体现的价值和实现一些信念。规条会涉及人、事、物的组织安排和活动,因此,有清晰的动词在其中。
当一个做法无效时,我们便要在坚持信念与价值,或者坚持规条(做法)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怎样选择是很明显的:既然规条是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当规条无效时,我们应当坚持信念与价值,而改变规条。就像当一条路线不能把你带到目的地,你当然会改变路线,而到达目的地。但是在现实情况里,人们往往不是这样:虽然做法已经明显无效,他们仍会坚持规条,因而距离信念与价值越来越远,这造成他们的困扰、辛苦和压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规条可以有意识地谈论、思考、看见,而信念及价值观则深藏于潜意识里。人们都习惯了意识思考、逻辑分析,而潜藏在潜意识中的信念价值,则无法在意识思考中出现,而只能用感觉去做无声抗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与潜意识沟通。对这点没有了解,一个人便容易陷入重复无效行为的困境里。
坚持无效的规条而忽略了所追求的价值和所信奉的信念,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很多企业的经营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当事人很困扰:辛苦努力但总是徒劳无功。
例一:一位太太用不断抱怨闹情绪的方式向丈夫表达需要更多的关注,而丈夫因为工作给他的压力已经很大,回家见到太太这样便找理由外出。太太处理这种回应的做法是给丈夫更多的抱怨和闹情绪,结果丈夫下了班不想回家,在外留连不返,终于认识了一个女友,发生了感情,从而形成这段婚姻的致使伤。
例二:很多母亲都是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而感到苦恼,她们没有注意到在最初几次给孩子指令但孩子没有听的时候,就应该改变做法,而不是坚持使用同样的方式。
坚持无效做法的人,最常用的理由是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每当头脑中有这个意识时,大脑中负责以下功能的部分便会停工;分析、找寻其他可能性、找寻其他行为选择、解决问题、风险评估、未来策划。
坚持规条而忽略了信念价值的人,通常有两个特征:第一、过分地强调原则和理论,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其语言中知悉,这些人在成功过程中被教导重视一些冠冕堂皇而抽象的“道理”。试翻阅古代的书籍,每一页每一句都是“应该怎么样”的道理,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则没有说出来。这类人往往喜欢用这些无法否定的“道理”去批判别人。第二、这些人有一个很深层的,关于“身份”的“我没有资格”的障碍性信念。这一点需要观察才能发现。带着这个信念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拒于成功快乐的大门外;会坚持去重复一些无效果的做法。
信念、价值观、规条的相互关系
信念就像一幢建筑在浅水处的房屋,由一根一根柱子支撑着。房屋是信念,而柱子就是价值。这就是说,价值是支持信念的东西。信念改变了,就房屋的位置改变了,水里支撑的柱子一定有了改变。也可以说是:改变价值,信念便能改变。
以下举一些例子阐释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之间的关系。
例1:“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才显现我们被群体接受,在群体中感到安全。所以,我们每天早上见面时都互道早安。”
信念:“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信念中常有“应该”、“必须”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但是动词是不明显的。
价值;“被接受”,“感到安全”。
规条:“互道早安”这个行为,目的是使人们取得“被接受’和“感到安全”的价值,并且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注意所用动词十分清晰。
2:“我不会成功的,参加了只会令我辛苦而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拒绝了邀请。
信念:“我不会成功”。涉及个人的信念语中多有“一定”、“不会”、“必然”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动词也是不明确的。
价值:“令我辛苦”,“得不到收人”。
规条:“拒绝了邀请”。这个行为,保证了不会得到那些负面价值,并且实现了“我不会成功”的信念。所用的动词也是清晰明确的。
3:“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汲取学问,因为学问懂得多,别人才会尊敬他,找工作更容易,升职也会快一点。你应该多看点书,多参加进修课程。
信念:“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汲取学问”。注意“应该”二字的出现,所用的动词是虚泛的。
价值:“别人的尊敬”,“容易找工作”,“快点升职”。
规条:“多看书,多参加进修课程”。这样做是为了取得上面的价值和实现那个信念。
应该注意的是:信念和规条往往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常常有“应该”二字出现。其实,它们不难分辨。因为规条总是为了实现信念,所以,规条是在信念之下,而且实现信念的方法也不会只有所说的规条,往往只坚持规条并不能实现那信念。
上面的例1中。“互道早安”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互相尊重”不一定用“互道早安”才能实现出来。事实上,“互道早安”,在缺少某些规条的情形下,甚至不能保证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这个信念。例3也是一样,“多看书,多参加进修课程”,是为了实现“求上进的人都不断地级取学问”的信念。这个信念也不一定只有通过看书和参加课程才能实现。同时,如果不注意看的是什么书,参加的是什么课程,多做这些行为,不一定就能增加学问。
一个人对国家的理想(“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信念,他相信政府如果这样,人民(包括他自己)便会有一些好处,例如安居乐业。为了确保人民能享有这些好处,政府也应订立法律。法律就是规条。一家工厂或企业的守则,就是它的规条。你问工厂企业的负责人为什么要有这些守则,他一定会给你充满信念、价值的回答。
这里对价值观与规条的意义,和它们对人生的影响,做一个总结:(工具)
1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统称为“信念系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信念系统操纵着我们人生里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决定因素。信念系统了也是我们对事物做出判断的基础和依据。信念系统使我们的大脑能自动地去思考和行动。自动的意思是由潜意识完全控制,由意识去注意环境出现的信息。
2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没有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生存的。事实上,只要一个人处于他不太熟悉的环境里,他便会忐忑不安,就是因为他缺乏应对该环境的某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3信念系统有一个外壳,就是态度。所以,态度其实是BVR的表征。只有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有所改变时,他的态度才会改变。
4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加上态度,简单地说便是此人的性格。
5信念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事情的原因;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其中什么重要、可得到怎样的好处等;规条是事情怎样才能取得价值,实现信念。其实,价值和规条也是信念的一部分,是具有特别性质的两个信念部分。
6信念系统是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处世模式,让我们无需每件事每次都重新再学习而知道怎样应付。因为信念系统的存在,我们可以运用过去的经验有效率地处理当前情况,因而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7一个人在出生时是没有信念的。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由生活体验而产生的。因为永远都有新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也从不停留在静止状态,而是不断地处在改变之中。因此,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也因为没有两个人的全部生活经验会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的信念系统是一样的。
8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数量极为庞大,但是绝大部分储留在潜意识里。在任何时间中,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存在于意识层次。每当某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受到了冒犯,负面情绪出现时,受到冒犯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便会清晰地在意识层次出现(可以说出来)。
9、所有人的内心困扰,都是来自一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是起源于两者内心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冲突。
改变信念系统的技巧(方法)
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受他内心的信念系统所支配。一些局限性的信念,可以使这个人每当面对某些人事物的时候,不能做到三赢,并感受不到应有的成功快乐。过去积存的选择也就是他头脑里现有的神经元网络,这些选择既然无效,每次遇到同一件事,便都只会重复那不理想的效果。欲想他有更好的表现,必须先让他建立一些更有效的信念,也就是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去提升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
松动信念的方法
以下的方法对所持的信念做出审视和界定,因而能够使之松动。所用的例子是一位家庭主妇应否每天都等待丈夫回家一同吃饭。
1) 改变标签。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不尊重他”(标签)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照顾自己”(新标签)
2) 改变标签的定义。
例:“自己因为太饿而没气力,从而产生抱怨情绪,他回来后你不能给他好的照顾,这才是不尊重他呢!”
3) 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这往往需要找出更高的理解层次,也即是更大的意义、更广的覆盖面或范畴。可以问:“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怎么样?会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这样有可能让这个主妇看到改变的好处。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使我有气力做好家务,进而把东西收拾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待他回来。”
4) 极度延伸。把维持旧信念的终极结果明显化。引导她自问,或者对她说:“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例:“继续这样做,偶然的胃痛会变成长期的胃病,身体坏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坏,两人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
以上的过程,最好是引导对方制造一些有视觉、听觉和感觉元素的未来景象,这会产生支持改变信念的动力。上面的例子,其实真正的突破点可能是教导这个家庭主妇如何与丈夫共同讨论晚饭时间的安排,但是这位妇女必须先让内心的旧信念动摇了,才会有动力去思考和开口。
打破局限性的信念-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若想人生有更好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这些没有效果,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口边挂着的“思想框架”了。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三个思想框架是:
1"应该如此"
简单地说:"应该如此"的意思就是:"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发生。"
试想像一下,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约了我吃午饭,约好中午12时半在某间餐厅见面。你准时赴约,而我却一直没有出现。也许在1245分时你开始感到内心的那份平静渐渐消失。110分时你尝试用手机找我,我的手机没有开,我的公司说不知我在哪里,你的秘书也说我没有来电留言。140分时你感到十分不满了,决定叫午餐给自己充饥,一面吃一面想起在过去我或有过各种不同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者其他缺点,终于,你在2时半付钱起行时,决定把我的名字从你的朋友名单上划去,之后再没有找过我。这只是一个虚构的过程。你当然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带给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同的结果,但是就让我们暂时容许这个虚构的过程帮助我解释我想说的话吧。
事实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我是在下楼准备赴约的过程中出了意外:在楼梯上摔倒了滚下来,摔断了腿,晕了过去,4个小时后才被发现送进医院,更引起了并发症,在神智不清的状态中过了一个月。我一清醒过来,便马上从医院的病床上给你打电话,只是你的秘书说你不会听我的电话。你我的友谊便从此中断,本来有一个两人合作可以有很大回报的计划,也因此错过了。
回想当天午饭时间,当你内心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脑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样的话?是否会像下面的一些例子?"这个人为什么这样没有责任感?""真倒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还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约好了我便应守时赴约。当事情没有如你所认为的那样出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同时假设是我的行为破坏了事情应有的规律,带给你不理想的某些结果。现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这一刻的念头也许是:你这样的想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的确会使人误会,因此所引起的误会和友谊中断也是不可避免的。极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我们重新再做朋友。
其实,"能否避免"这一点操纵在你的手里。如果认为不可避免,我们便只得准备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谊中断、生意计划的损失。如果你不想这些后果,希望改变"能够避免"从而带给你人生更多的收获,也许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个"应该如此"的感知模式。
佛经中有"因缘"二字。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太阳、肥料等是缘。"主因助缘"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反过来说,试想来才是怪事呢!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不发生才奇怪呢!当时意外出现了,我无法赴约,也无法通知你;而你无法见到我,也无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本来就应该这样发生,不是这样才怪呢!一位大师说:“应该来的已经来了,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应该给予的已经给予了;应该拿的也已经拿了;应该放下的都会放下;应该走的也就会走。”
所以,你因我没有赴约而产生不忿,其实是在气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你需要有这种能力--在当时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但是,我们无须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
①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
②抱怨事情不该发生是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才是重要。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大多数每天发生的事,我们都只是就实际情况而加以处理,努力从中取得更多更好,并继续走下去。例如,若张先生能够赴会,两人可以开开心心地共享一顿午餐,在两个小时中互相帮助对方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固是乐事;若张先生不见出现,或者想到写封信给多年没有通讯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应该但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的文章,同样可以使这两个小时有意义。这不是更好的人生吗?如何利用那两个小时使之给你带来更多的人生成功快乐,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个"事情应该怎样"的信念来决定呢?
其实,这个态度,在12时半你坐下时运用,人生便会更有效率了。
2"托付心态"
指的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
就工作环境来说,我记得几十年前的年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机构,因为它们"安定""前途好"。一些人 加入了这些公司或机构之后十分进取,也有一些人满足于那份保障,不求上进,而只是努力于"练习学懒"。到了20世纪末期,这些公司和机构需要精简:裁员、减薪、减福利,他们便抱怨公司和机构不照顾他们了。
在婚姻或恋爱关系中"你是我的,我会给你快乐",或者"只有你才能给我欢乐,没有你,我不知道怎样生活"这样的话。因为爱一个人便强行把控制自己人生快乐的权力托付给这个人,而要求他必须奉行一些行为模式(因为这样我才感到开心,而他却偏偏不这样做,使我不开心),会使得这份关系很紧张。带给自己的无力感和对方的窒息感,是很多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基本起因。
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中,更容易见到:某人说了两句话,自己心里便不是滋味,责怪他不体谅;上司感叹一下生意难做,自己便担心可能会裁员,以后的日子不知怎过;顾客表现出稍微强烈一点的反应,自己便觉得受气。这些都是托付心态所造成的。
托付心态的来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我价值不足。自我价值不足便需要外界的补足和别人的迁就。得不到这些,我们的负面情绪便会出现。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乐,只可由自己找到。倚靠别人获得成功快乐,就算有这个可能,亦是危险的。别人也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争取他自己的一份成功快乐。如果在途中顺便帮帮你,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要减少或者放弃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去迁就你,对你的态度便难以维持长久。更何况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中,昨天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今天便有可能出现分歧。没有两个人一样,也没有一人在两分钟里是一样的。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本身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他们会以自己为生命的中心,同时抱着"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信念,在使自己获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使其他人、整个世界也有所提升。当他们加人一家公司,或者认识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也本着同一个态度。就像你跳上一部巴士,是因为你要去某个地方(人生目标),遇到另一位乘客坐在你的身旁,你与他分享沿途风光,也从交谈中有所收获(成功、快乐),如果后来发现他的目的地与你的不同,他自会比你早或迟下车,但总可以开心地分手,更会交换通讯地址,以保证日后的联系。坐巴士是把自己带到一个目的地,在那里可以继续自己的路途,继续取得更多的人生快乐成功。如果你的计划有此需要,你或会比他更早下车,同样你会开心地说再见和约好保持联系。
婚姻或工作出现问题,自己顿然感到迷惘的人,往往在平时便有"你/公司照顾我"的托付心态。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人生方向,工作的公司或配偶是使自己行得更快,取得更多的伙伴,但他们不是完全操纵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主宰。
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本来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既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亦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永远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为此而努力。因此我们不应外求,亦无法外求。
3"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心态是一个导致无法突破的执著情绪。"办法"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到此为止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file:///C:\Users\TO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A6B7.tmp.png你不难见到一些人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理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这些人容易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有一些人比较灵活,但是经过数次的行为或处理模式的改变后仍无满意的效果,他们或是回复到最初的模式,或是放弃努力,采取一个"认命"的态度。这些人口中虽说甘心如此,心中却不能接受现实。
其实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相信这一点。其次是坚持一个灵活的态度,不因未达到理想效果而妥协,而是不断地去找寻新的方法。
试想像你今天回家的时候,走到街口,发现因为旧楼倒塌而封了路,任何人都不准通过,你会怎办?你会有3个选择:①放弃回家的念头;②坐在一边等待街道重开,这时你往往会怨天尤人;③去找另一条路。如果你是一个积极的人,的确很想回家的话,你不会考虑第一个和第二个选择,而会集中精力去找另一条路。
如果第二条路刚好也因火灾而被封了呢?你会怎样?你会去找第三条路吧?如果第三条路也因水浸而封了呢?你会去找第四、第五或第六条路,直到你回到家为止。
如果"回到家"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会一直尝试,什么路都尝试,包括用直升机把自己吊下,或者掘地道,或者……
在你的人生之中,什么是够重要的目标?在你达到成功事业的路上,找出突破重要吗?如果它们重要到值得你继续向此方向努力,它就值得你去不断的找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
无论你过去尝试过多少个方法,总有另一个方法是你未知,未懂、未学、未想过的。就在看这一句的数秒里,世界上又增加了多少种解决过去未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那个目标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够作答。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尝试,却只需回答3个问题,若答案都是Yes,请不要踌躇,马上去做吧!3个问题是:
①如果有结果对我有好处吗?
②我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这份好处吗?
③这些好处,能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
旧的做法既然无效,重复旧的做法就等于坐在路边等着街道重开;抱怨环境条件不足,只不过是放弃返家念头的借口而已。任何新的方法都比旧方法有多一分的成功可能,何况多尝试会使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为什么你不能成为一个找出解决方法的人?
结论:打破这三个思想上的框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困境都会消除。我们更能建立积极有效的信念,使自己更快更轻松地达到人生的目标。总之,打破这三个框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便是:
1."应该如此"的破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发生了的都是应该发生的。我们不应坐在那里抱怨,而应接受和凭现有的情况做最好的配合。
2."托付心态"的破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倚靠他人。
3."没有办法"的破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换框法
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外面的世界,也不能控制被人,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对世界和别人的看法,也也因此改变自己对人事物的反映。结果是他能导致他自己世界的改变,取得更大一份的成功快乐。换框法的核心是“改变对世界和别人的看法。”
1、意义换框法
找出一个负面经验中之正面意义。它的概念基础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只是人为加上去的。(换标签)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1)可以有其它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2)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赋予这块石头的意义是什么?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再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会给你什么启示?
下次坐车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可以试想一想一只曲别针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只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帮助自己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子中的“果”(工作不开心)改为它的相反词,再把句首的“因为”二字放到最后,成为:“上司挑剔我,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六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一句。以下是课程里一些学员的杰作:“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使他无从挑剔
使我提升的更快
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使我超越他的标准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制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工作安全
使我能更早创业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证明在最难相处的上级的领导下我仍能胜任
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出换工作的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试试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念本来的一句:“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内心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未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哪句你觉得更舒服一点?
假如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朋友,三个月前换了工作,今天你见到我时注意到我瘦了,心情很不好,你问我有什么事了,我说“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会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给我安慰、鼓励,你接受我的话的信念平台是:“上司挑剔,当然不会开心。”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相反的:“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而你的内心感觉比上一句更好。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存在于潜意识,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你是否注意到上面十多条学员想出来的杰作,每一条都是一个价值的改变;创造了新的价值,或者使本来的价值增强或转移了?这证明信念必须有价值的支持,而当价值改变了,信念也就能改变。
你可以试着把这一句“因为今年市场的经济疲软,所以我们会失败。”,用同样的过程改变其意义,看看效果怎样。
有一位为人很好的医生,他不能拒绝找他出诊的病人,这使他有过多的业务,休息时间不够,家人也抱怨他只醉心于工作,而忽略了他们。NLP大师问他一句话,便收到了辅导的效果:“学会了拒绝一些出诊要求如何会使你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2、二者兼得法
在很多情况中,表面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得A便失B,得B便失A”。我们持着这个信念,感到困扰,因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认准了那是“现实”),而不肯以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依据去思考,找出突破。为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并把自己的思想带向后者。假若A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怎样做才能把它实现出来?这样的思考方向是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其中一个常常出现的突破关键是把AB的定义做更清晰的切细(chunk down),因为很多时候说话的人会用一些虚泛的词语去代表他的需要,不把他的需要弄清楚一点,往往无法着手把事情解决。
以下练习,每一条都找出三个方法。
1)太太说:“我工作之余还要督促孩子读书,没有时间陪丈夫,婚姻关系怎么会好?
2)丈夫说:“为了能够维持家中安宁,我只得避免和她说话。”
(3)职员说:“每天工作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学习?
(4)朋友说:“为了爱情,我只得放弃事业。”
⑸组长说:“要求质量提高上去,产量必然减少。”
人生里不能要求凡事都可以二者兼得,尤其是不符合三赢概念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困扰无法突破的情况里,考虑二者兼得的可能性,是对事情的解决多提供了一个选择。
3、环境换框法:
同样的一件东西或事情在不同的环境里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更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对这件东西或这个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了有关的信念。例如:“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是不会有人买得。”做法是说出至少三个例外,但先要把句子由负面词语转为正面词语:“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在什么环境里会有人买?”
又如:年龄大了,与年轻人竞争不来。现改为“年纪大的人,在什么环境里比年青人更有优势?”
我们中国传统又很多表面是绝对正确的规条,把人们牢牢地束缚着,运用环境换框法,可以把它们打破。很多信念的确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处事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信念在所有情况中都是绝对有效的。
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做到三赢和达到成功快乐人生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记得它们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工具不应操控我们,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信念变成我们的“神”去绝对地维护。
当某些信念妨碍我们达到上述人生目标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修正、移开(暂时)、扩充(兼容)甚至改变。
前面说过的中国传统的规条式说法,如:
1、节俭,谦虚是美德   节俭,谦虚在什么环境里不是美德
2、食不言,寝不语    在什么情况下,食可言,寝可语
3、子女应该孝顺父母   什么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孝孝顺父母
   (父母叫子女贩卖毒品 父母逼子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时  父母侵犯子女时)
环境换框法对一些因为自己一些特质而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内心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如人等人个案最为有效。例如:喜欢多说话或不说话;觉得自己学历不够,或相貌不出众;长得太高、太矮、太瘦或太胖。
一位银行家对女儿的固执个性很不满意,父女关系弄得很糟。他去请教一位NLP大师,大师问他:"当你的女儿与陌生男友出游而那男子有非份的企图时,你想不想你的女儿固执一点?" 银行家顿悟。
其实固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好坏决定于在什么环境中运用而已。
他以后便再也不为女儿的固执而发脾气了。
(其实固执的人有一大好处,就是每当他认识到什么更好时,他便会坚持那更好的做法,无须别人经常提醒--这句也是运用环境换框法)
每人找出3个信条来演练或说出来大家一起解答如: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是个有责任的人。
价值定位法
file:///C:\Users\TO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A6B8.tmp.pngfile:///C:\Users\TO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A6C9.tmp.png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即是希望该事件给他的各项价值,需要按大小轻重做出排列。但是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常常有不一样的排列。意识的价值观,可以因为环境因素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者通过自我思考而修正;而潜意识的价值观,受到内心深层的一些因素的操控(包括系统层次、身份层次和一些重大的信念),往往会与意识的排列不同。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列差异越大,这个人的内心矛盾和无力感会越大。“价值定位法”能帮助一个人找出潜意识里的价值排列。因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所控制,所以,找出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位,我们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我们便可以使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合拍了。
我们要学会如何凭询问找出受导者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
以“找工作”为例,首先,用这样的文字询问每一个问题:“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询问的目的是找出受导者的主观价值,符合他的主观价值的,就是他认为是理想的了。
第二步,询问四个问题:“什么最重要?”、 “能够带给你些什么?”、“凭它,你可以得到些什么?”、“你最在乎的是什么?”将四个问题补充完整就是: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中,什么最重要?”
“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够带给你些什么?”
“凭着一份理想的工作,你可以得到些什么?”
“在一份理想的工作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就像是一间木屋的四扇窗子,每一扇窗子都能让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但不是全部,且分别从四扇窗子里看到的东西会有不同。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不太清晰,回答有困难,可以改问下一个问题。也可以在这个人回答后问他:“还有呢?”使受导者说出更多的价值。
第三、如果这个人的回答是一些感觉的词,例如快乐、开心、成功感、满足感等,辅导者必须问他:“有什么情况出现,你便会有这份……(感觉的字)?”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最先说出的,并不一定就是对他最重要的价值。应该用上述的询问方式,找出4-5项价值写下,让这个人看着它们,然后说出哪个最重要,并排列出次序。
“价值定位”可以由另一个人协助之下做出,也可以凭练习训练自己做出。下面指示是由朋友为一个人做辅导。
朋友先请这个人找出46个对有关事情(假定是工作)的价值,把它们写下,请这个人按重要程度排序,选最重要的三个做“价值定位法”(假设为A/B/C)。
下列过程中,朋友必须引导这个人用感觉(很多人会说是用“直觉”)而不是理性分析去做选择。用感觉做选择的表现是:这个人两眼凝望着辅导者的两个手掌,快速地在上面扫射三两次,然后不假思索地说出选择,同时用眼神或手指点明他的选择。如果这个人用理性分析,他的眼睛会显示出内心在思考的信号,口号或者念念有词,或者表现出踌躇不前,并且会用更多的时间做决定。
朋友面对这个人坐,伸出双手手掌给这个人看着,告诉这个人:“想象这里有两份工作,它们其他的各项条件同样地好,差别只有一点点;(朋友稍微抬高左手手掌)这份工作的A价值很足够,但B价值却少了一点;(朋友稍微抬高右手手掌)这份工作的B价值很足够,但A价值却少了一点;凭感觉,你选择哪一份?”假设来访者凭感觉选择了A价值高的一份。
朋友把双手放下再抬起,对这个人说:“现在又有两份工作让你选择,它们各项条件都同样地好,差别只有一点点(朋友稍微抬高左手手掌)这份工作的A价值很足够,但C值却少了一点;(朋友稍微抬高右手手掌)这份工作的C价值很足够,但A价值却少了一点;凭感觉,你选择哪一份?”假设来访者凭感觉选择还是A,朋友需要再做一次上述的程序,让这个人在BC之间再做一次选择来找出哪一个价值是第二排位。
三次的比较选择中,这个人选择中两次的就是他潜意识里认为最重要的价值,选中一次的就是次要的价值。现在,可以把这个结果与开始时这个人写下的排列次序(意识里的价值排位)做出比较,差距较大,内心的矛盾冲突越大。
以下是针对测试结果的一些指示:
1、如果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定位一致或十分接近,这个人对目前的工作是满意的,短期内不会想有改变。
2、如比较选择的结果A、B、C各一次,那是显示这个人对本人追求的价值本身的认识不够清晰,朋友可以用话语引导这个人的潜意识去做一次清晰化扫描,把每一个价值的定义做检定工作,例如“被肯定”:“被什么人肯定?上级、同事、下级、顾客,或者某一些你特别在乎的人?”“次数有多频繁?每天一次还是一周一次?”“用怎样的方式?口头或书面?单独相对时还是在其他员工面前?”
3、在做比较选择的过程中,如其中一个价值是收入或工资,这个人往往会问“少了多少?”最佳的回答是“约10%”。在一般情况里,这人减少数字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不能负担。
潜意识不能处理两项以上的选择(那是意识和理性负责的工作),所以每次给它两项价值的比较,它会很快让我们知道内心什么才是更重要。
用语言摆脱困境
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可从其说话中侦知。改变说话方式,可以改变内心状态。很多人内心的困境,其实是本人的一些错误信念造成。以下的5个步骤,帮助我们运用语言去把处于困境的心态,改为积极进取、更有清晰的行动目标和途径。例如,一个人说做不到某一件事:
①困境:我做不到X,
②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
③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X。
④假没:当我学懂--,我便能做到x。
⑤未来:我要去学 --,我将会做到x。
注:第三步因果的"必须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 "我做不到"事实上是描述一件过去的事实:在当时我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我不想去做"。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总想保留"做得到",或者"想去做"的权利。发生了的事无法改变,然而往事对我未来的影响却可以改变,因此"我做不到"不应成为一个包袱,阻碍我们向前走。上面的五个步骤,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勇往直前。回头看第一句"困境"时的话:"我不会游泳",可以感觉到说话者是把自己困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而外面就是游泳,他却无可奈何,说的话完全是静态的。再看看第5句"未来",说话者的目标"游泳",已经完全在掌握之中,他不单只有目标,而且有清晰可行的达到目标的途径,所说的话,充满了动感,他已经回复到正常的"自己控制自己的人生"的状态了。
①困境│"我不会游泳。”负面词语:虽指到此刻为止我不能游泳,但因为没有时间指标,说出来就像是一句永恒的真理-般,在我们的大脑里,也正是做出这样的效果,使得我们无法作出突破。  
②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把事情划清楚时间指标:那只是未学会游泳-"过去的事,未来大有可为” 另外把"不会"转为"尚未学会",就是对潜意识指出这事情是可以学会的。 (但仍是负面词语:)
③因果:"因为过去我未能找把事情的因找出来了:"找老师"到一个好老师和"安排时间"。这两点都是自己排出时间,所以到现可以控制和自己可以有所行动的 在为止,我尚未学会,注意一句已变为两句,而两句游泳。"都是负面词语
④假设:"当我找到一个好老师”仍是③的两句,只不过是把负面师和安排出时间时, 词语改为正面词语(两个),另外, 我便能学会游泳。"把连接词"因为"改为"当"。"当(who)比"如果"(1f)好,因为"如果"包含做不到的可能,而"当"字则已经暗示一定做得到。
⑤未来:"我要去找会游泳的朋友,请他们介绍经验,并且作出安排, │ 正面词语 │使自己每个星期六下午都可以去上课。我将学会游泳。
注释:潜意识(举例)
想像你搬去一个新的地方居住,三天内你便找出从住家去市场有三条路线,分别是60分钟、40分钟和20分钟。假如所有其他条件例如,安全、舒适、风景都是一样,而且你只想去买菜,每次你想也不想便会走那条20分钟的路去市场买菜。假如尚有一条路只需12分钟,在你知道它的存在之前,你是不会(不能)走那条路的。但是,在知道之后,你便想也不想便选择走那条新路去市场了。
这样的“自动选择最好”的机制,每天在脑里都用上千千万万次。每个念头、每句说话、每个行为,都需要启用这个机制。(事实上,有一种神经系统障碍症便是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病人会极度苦恼)每一个选择,在脑里都是一个神经元网络。当“需要去市场了”的念头涌出来,四条路线的网络都会被激活,然后,那个“自动选择最好”的机制便会发生作用,做出选择。不知道的路线,在脑里面没有网络。但是这个所谓的“知道”,可以是经由走过、听过,也可以凭想过而产生出来的网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情绪疏导”的效果来得这么快,因为我们引导受导者制造出“更好”的神经元网络。
就用上面的例子做进一步的说明:当你只知道三条路去市场,在你知道有第四条路的存在之前,你是不会考虑的。若没有人带领你走过,而你只听说有一条更好更快的路,你会怎样?你会开始想那第四条路在哪里?怎样才可以找到它?你也会开始注意与这件事可能有关的信息,每经过一个路口都好奇地想一想那第四条路会不会在这个方向找得到。这样,不需要很久,你便会找到那条新路。
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引导人们相信有解决的可能和注意解决的可能方向,人们的潜意识便会主动地去找出解决的方案。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www.chuanchengvip.com
公众号:正念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址:中国 · 山东 · 青岛 · 城阳区正阳路财富中心6-808
电话:+86 0532-83726118
移动:+86 186-6395-2678

Copyright © 2021 Powered by 青岛传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Discuz! X3.4 周末设计 ( 鲁ICP备17056823号 ) (备案证号:37020020141786)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